首頁>>高層動態>>
外交習語|當茶遇到酒——習近平的歐洲觀
- 時間:2017-02-23 15:25
- 來源:新華網
【摘要】茶的含蓄內斂和酒的熱烈奔放代表了品味生命、解讀世界的兩種不同方式。但是,茶和酒并不是不可兼容的,既可以酒逢知己千杯少,也可以品茶品味品人生。——習近平
一場大雪把初春的北京裝點得格外美麗。2月22日,習近平主席在人民大會堂先后同來訪的法國總理卡澤納夫、意大利總統馬塔雷拉會見會談。
這是春節之后習近平主席首度會晤外賓。在習近平主席新年首訪選擇瑞士之后,歐洲兩個重要國家的領導人又同時訪華,凸顯出當前形勢下中歐對彼此交往合作的重視。
2月22日,習近平主席在北京人民大會堂同意大利總統馬塔雷拉舉行會談。會談前,習近平主席為馬塔雷拉總統舉行歡迎儀式。新華社記者李學仁攝
2月22日,習近平主席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會見法國總理卡澤納夫。 新華社記者姚大偉攝
2013年就任國家主席以來,習近平數十次接待歐洲客人,也多次踏訪歐洲的土地。關于歐洲和中歐關系,他有過哪些精彩論述?
我們用1、2、3、4這四個數字,和你一起領會習近平主席的歐洲觀。
1.“支持歐洲走一體化道路”
如何看待歐洲在世界上的地位?中歐關系在中國外交中處于什么位置?
2014年3月,在對荷蘭進行國事訪問并出席第三屆核安全峰會之際,習近平主席在荷蘭媒體發表的署名文章對此作出了回答:“歐洲是多極化世界的重要一極,是中國的全面戰略伙伴。中方始終從戰略高度看待中歐關系,把歐洲作為中國外交的主要方向。”
支持歐洲一體化,是中方多年一貫的方針。而在英國“脫歐”和“逆全球化”回潮的背景下,中國如何看待歐洲一體化?
2016年7月12日,在英國“脫歐”公投結果出爐后不久,習近平主席在北京會見歐洲理事會主席圖斯克和歐盟委員會主席容克時明確表示:中方支持歐盟和歐洲一體化進程的政策不會改變,樂見繁榮和穩定的歐盟和英國,愿同歐方繼續攜手致力于和平與發展。
顯然,一個繁榮穩定的歐洲和一個繁榮穩定的英國都符合中國利益。昨天(2月22日),在同法國、意大利兩國領導人會見會談時,習近平主席重申了中方的這一政策:支持歐洲走一體化道路。
2.“兩大力量”“兩大市場”“兩大文明”
2013年11月,習近平主席在北京會見歐洲領導人時說:作為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和最大的發達國家聯合體,中歐是維護世界和平的“兩大力量”;作為世界上兩個重要經濟體,中歐是促進共同發展的“兩大市場”;作為東西方文化的重要發祥地,中歐是推動人類進步的“兩大文明”。
這是習近平主席對中歐合作契合點作出的精辟概括。
本文導讀中那段精彩的話,就是2014年4月,習近平主席在比利時布魯日歐洲學院談到中歐“兩大文明”時所說。他以中國人喜歡的茶和比利時人喜愛的啤酒為喻,生動闡釋不同文明“和而不同”的道理。
在這次演講中,除了“兩大力量”“兩大市場”“兩大文明”,習近平主席還談到中歐正經歷著“兩大改革進程”。
習近平主席說:中國和歐盟都在經歷人類歷史上前所未有的改革進程,都在走前人沒有走過的路。雙方要加強在宏觀經濟、公共政策、區域發展、農村發展、社會民生等領域對話和合作,尊重雙方的改革道路,借鑒雙方的改革經驗,以自身改革帶動世界發展進步。
3.“三大對接”
2016年3月,習近平主席在北京同德國總統高克舉行會談時表示,我們愿同歐方積極推進“一帶一路”倡議同歐洲發展戰略、中國國際產能合作同歐洲投資計劃、中國-中東歐合作同中歐整體合作三大對接。
其中,中國-中東歐合作,被習近平主席評價為“開辟了中國同傳統友好國家關系發展的新途徑,創新了中國同歐洲關系的實踐,搭建了具有南北合作特點的南南合作新平臺”。
中東歐16國是歐洲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且是“歐洲最有發展潛力的地區”。習近平主席去年3月訪問捷克之后,6月又訪問了塞爾維亞和波蘭,三個月內兩度到訪中東歐。
正如習近平主席所說:中國同中東歐國家在發展理念、務實合作、改善民生等方面目標高度契合,加強合作符合大家的共同利益。
2016年6月20日,習近平主席同波蘭總統杜達在華沙共同出席統一品牌中歐班列首達歐洲(波蘭)儀式。 新華社記者謝環馳、蘭紅光攝
4.“四大伙伴關系”
22日同法、意領導人的會見會談中,習近平主席都提到一個關鍵詞:四大伙伴關系。
2014年3月31日,習近平主席在布魯塞爾同時任歐洲理事會主席范龍佩舉行會談時,首次提出“共同打造中歐和平、增長、改革、文明四大伙伴關系”。
——中國和歐盟要做和平伙伴,帶頭走和平發展道路。
——中國和歐盟要做增長伙伴,相互提供發展機遇。
——中國和歐盟要做改革的伙伴,相互借鑒、相互支持。
——中國和歐盟要做文明伙伴,為彼此進步提供更多營養。
一天之后,4月1日,在布魯日歐洲學院演講時,習近平主席以“橋”作喻,進一步就此作出闡述:
——我們要建設和平穩定之橋,把中歐兩大力量連接起來。
——我們要建設增長繁榮之橋,把中歐兩大市場連接起來。
——我們要建設改革進步之橋,把中歐兩大改革進程連接起來。
——我們要建設文明共榮之橋,把中歐兩大文明連接起來。
如今,“四大伙伴關系”已成為中歐關系發展的重要指導原則,也成為中國構建全球伙伴關系網絡的一大亮點。
世界潮流,浩浩蕩蕩。在風云變幻的國際形勢之中,中歐攜手前行已是大勢所趨。只要按習近平主席所說的那樣,“用大智慧增強戰略互信”,“用大視野拓展合作”,“用大胸懷化解難點問題”,相信中歐關系一定能夠不斷攻堅克難、穩步前行。(據“新華視點”微信公眾號 新華社記者 楊依軍)
(建設行業責編:李夢)
友情鏈接
-
| 中國建筑
| 中國鐵建
| 第一商用汽車
| 中國建造師網
| 數字化企業
| 中國交通新聞
| 中國項目招標
| 中國基礎建設
| 建筑網
| 中國名企排行
| 山西建筑考試
| 中國城市網
| 中國建材市場網
| 中國工業新聞
| 綜合節電
| 中國新聞網
| 工程建設
| 中國日報網
| 中國能源新聞
| 建材之家
| 城市交通網
| 中國工程網
| 中國港灣
| 中國路橋
| 全球貿易網
| 環保科技
| 國聯資源網
| 綠建之窗
| 魯班大學
| 一覽路橋網
| 中國鐵路
| 中國城鎮
| 五展六會
| 新型建材
| 蟲筑網
| 中國電建
| 建筑信息
| BICES 2025
| 冶金工業
| 中國交建
| 中國中鐵
| 阿拉丁
| 河姆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