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政策法規>>公益信息>>
城管執法案件查處流程及文書制作
- 時間:2022-03-24 08:07
- 來源:中國建設報
以人民為中心的城市管理就應時時處處以百姓之心為心、以百姓需要為出發點。實現城市管理像繡花一樣精細,就更需要一線執法人員提高自身能力、依法有序地對違法行為進行查處。
?主講人:林堯
南京市城市管理綜合行政執法總隊辦公室法制科科長
?關鍵詞:文書制作
執法前準備工作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因此,執法前的準備工作非常重要。在出發之前,一定要做好準備、心中有數,例如確定區域、人員,做好事前的裝備檢查、分工情況等。南京市推出了《行政執法任務單》,里面主要包含了一些要素,例如“任務名稱”,也就是今天出去的目的,是日常巡查還是整治;“任務來源”是指這個任務是指上級交辦,還是群眾投訴,或者基于特定的線索等。這部分特別要寫明今天出去有多少人、需要帶什么裝備、可能遇到什么風險、有沒有相關的應急預案、合作部門是什么、執法依據是什么。
經過在實踐中不斷總結,南京市設立了任務單,出發之前把任務單做好:
第一步,整隊、點名,主要是把人員召集起來。
第二步,做好著裝檢查、裝備檢查等。特別是要檢查攝錄裝備、執法記錄儀和電臺等常用執法設備是否準備完好。
第三步,按照預定方式,安全抵達,快到現場時打開執法記錄儀。
第四步,按分工站位,按預案確定的職責去開展工作。
現場巡查和執法工作
現場巡查
到達現場之后,要開展哪些工作?完整程序應該包括五個部分:巡查準備,發現、宣傳、糾正,調查取證,安全離場,巡查總結。
如果到達現場巡查發現違法行為,需要根據線索或者巡查到的情況,找到違法地點和相對人,按照分工打開記錄儀,指出違法行為。執法人員應該按照三項制度的要求,敬禮、亮證、表明身份,告知相對人他的權利,告知他違法行為,要注意文明用語。
如果相對人不配合宣傳糾正,不配合調查取證,執法人員要控制情緒,爭取相對人的配合。如果宣傳教育完全無效,對方強烈不配合的話,執法人員可以暫時離場;如果遇到暴力抗法,要及時向領導匯報,情況嚴重的要報警處理。
在調查取證環節,首先需要詢問相對人的違法違規行為事實。例如,“你在這個地方做什么?有沒有許可證?”其次要做好現場勘查筆錄,調查是否有許可證,是否有證明文件。如果有必要,應該制作、送達相關執法文書,比如限期改正通知書等。現場調查取證結束之后,要安全離場,離場前要檢查隨身攜帶的執法設備,帶好執法記錄儀離場。
巡查總結通常是最容易被忽視的。執法隊員在車上的間隙或回到單位之后,需要對執法行動、今天的工作做好總結。比如,隊長可以安排隊員談一談今天發生了什么,大家有什么看法,或者隊長講一下今天誰表現是比較好的,誰某些工作需要有改進的。同時還需要安排后續工作,比如甲開了文書,回去要把它整理一下;乙拍了照片,回去要按照文書要求,印刷出來,貼到案卷當中。另外,如果遇到困難需要上級支持的,也要及時向領導匯報。匯報重點包括工作難點是什么,對下一步工作有什么看法建議。
五個部分的現場巡查規程并不是每個都必須要有,這只是相對完整的現場執法巡查流程。如果確實沒有,比如相對人沒有違法行為或者非常配合,就不需要考慮相對人不配合情況下的工作,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靈活去處理。
在現場執法中,有配合的相對人,也有不配合的相對人,所以外出執法任務時,一定要提前做好預案、帶好相關裝備。
責令改正
人員介紹。到現場之后,執法人員敬禮、禮貌問候、亮證、表明身份,這是一套動作。如果有其他人員參與的,比如有公安干警配合,也需要在現場介紹對方身份。
告知。告知內容包括:執法全過程記錄和權利、占道經營的行為違法的影響、停止違法行為、告知相對人需要立即離開以及繼續占道經營的法律后果。
使用有效溝通。有效穩定相對人情緒并取得相對人信任。通常,當執法隊員指出相對人違法行為的時候,很多相對人會對自己的行為進行辯解,比如“不好意思,我這是第一次來”“我以前也沒有干過”等,也有部分相對人會陳述自己的難處。對此,建議執法人員應當讓相對人充分表達他的訴求和期望。如果上來就講“你什么都不要說”,相對人會感覺到執法人員態度比較強硬,他的第一反應很容易變成對抗執法,也不利于執法人員了解相對人的原委。
收集信息。在雙方情緒比較穩定的情況下,要詢問相對人的住址、名字、聯系方式等基本信息。
視情況開具文書。特殊情境下,如果相對人拒絕簽字的話,執法人員可以讀出來給相對人聽,并且將過程記錄下來,在文書上注明相對人拒簽,這同樣具有法律效力。
核查處理
核查主要是對前期檢查出的問題進行核查,分為三種情況:
第一,如果相對人當場配合工作、立即整改,可以不對其進行處罰,對于輕微違法案件或者初次違法是可以不處罰的。但是,即使不處罰,也需要給相對人開具責令改正通知書,告知其違法行為。要表明即使不處罰,也要通過文書的方式確認相對人的違法行為,而不是不處罰對方,對方也不清楚存在違法行為。
第二,如果相對人沒有及時整改,但是當場表示愿意配合的話,盡量不扣留相關物品。原則上執法人員盡量不扣留相對人的物品,而是通過柔性執法、開文書等方式來確定其違法行為。因為一旦扣押物品,就比較容易產生沖突。
第三,如果相對人拒不配合、態度惡劣,在法律允許的情況下,可以暫扣其物品,一般生鮮易腐的水果蔬菜不宜實施暫扣。
注意事項
充分評估、規范執行。出去之前,要有預案,知道今天的行動目的,充分考慮可能出現的意外情況,對各種危險因素做出預判評估,制定相應預案。執法過程中,執法人員要承擔不同的現場職責,密切配合、嚴明紀律、遵守規范。
防控為先,隨機應變。首先要轉移現場存放的危險品,其次是要專人防控重點人員,最大限度取得現場話語權、主動權,把控現場發展態勢。
速戰速決,果斷處置,安全第一,依法處理。在現場處置過程中不應當猶豫拖拉,執法的時候,群眾容易圍觀,時間越長,聚集的人可能越多,產生不必要的安全隱患。因此,在執法過程中既要保護執法人員的安全,也要保護相對人的安全,把人身安全放在第一位,避免產生不必要的后果。
單位內部執法部分
常見執法流程解讀
根據不同的案件線索,進行現場勘察。現場勘查之后,有多種處置方式:移送相關部門的、不予立案的、初次輕微違法不處罰的、依法依規進行處罰的。處罰有兩種:一種是簡易程序,特別是小微違法行為,個人200元以下、單位3000元以下的走簡易程序,另一種是普通程序。
立案、調查取證后,根據案件情況,需要法制審核,案件會審后可以進入到案件處理階段。
在案件處理階段,要開審批表,發出處罰告知書。告知后,相對人可能提出陳述申辯、聽證等,根據相對人提出的不同方式,給予對方相應的回應。
上述程序走完之后再作出處罰決定。處罰決定分為不處罰和處罰兩種。將處罰決定送達后,如果有復議、訴訟的就按照相關流程處理,如果沒有的話,就執行。執行過程中有的相對人會自覺履行,有的相對人會不履行,需要申請法院強制執行。中間要有催告的程序,最后結案、歸檔。
常見執法文書制作
關于《立案審批表》,文號填寫有兩欄,第一欄填寫執法機關所在地上一級區域的簡稱,后面的文書都是一樣步驟,案由欄按照“相對人+涉嫌+違法行為性質+案由”的格式填寫。
關于《現場勘驗(檢查)表》,前面的表明身份及告知記錄都是現成的模板,比較重要的是《現場勘察示意圖》,要運用圖示的方法,標記涉嫌違法行為發生的地點、環境、建筑、物品和遺留痕跡等。
關于《送達地址確認書》,第一次接觸相對人的時候就給其確認書,告知這種方式是為了保障對方權利。
關于《查封(扣押)決定書》,包括《解除查封(扣押)決定書》,需要注意查封、扣押時長不能超過30天,如果超過期限的話要做延長查封扣押,最多延長30天。
友情鏈接
-
| 中國建筑
| 中國鐵建
| 第一商用汽車
| 中國建造師網
| 數字化企業
| 中國交通新聞
| 中國項目招標
| 中國基礎建設
| 建筑網
| 中國名企排行
| 山西建筑考試
| 中國城市網
| 中國建材市場網
| 中國工業新聞
| 綜合節電
| 中國新聞網
| 工程建設
| 中國日報網
| 中國能源新聞
| 建材之家
| 城市交通網
| 中國工程網
| 中國港灣
| 中國路橋
| 全球貿易網
| 環保科技
| 國聯資源網
| 綠建之窗
| 魯班大學
| 一覽路橋網
| 中國鐵路
| 中國城鎮
| 五展六會
| 新型建材
| 蟲筑網
| 中國電建
| 建筑信息
| BICES 2025
| 冶金工業
| 中國交建
| 中國中鐵
| 阿拉丁
| 河姆渡